虽然医学模式早已从生物-医学模式转变到今天的社会—心理—生物—医学模式,然而现实中人们并未真正意识到,更谈不上重视社会、心理因素在临床诊疗护理工作中的作用。医学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,也付出了极其巨大的代价,即医疗方式的人本弱化。早在上世纪末,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就预测21世纪是“一个高科技的社会必然是一个高情感社会”。他其实是在表达这样一种观点,社会越是向高科技发展,越要从更高层面上满足人们心理、情感及精神上的需求。这同样符合我们学过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。当患者来医院看病时,如果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检查机器和一张张冷冰冰的面孔,缺少医护人员的安慰和关怀,即使检查结果很准确,他们也会感到无助、悲伤,并充满抱怨。 CCTV《大家》栏目报道过已故的裘法祖教授曾为一位老年患者做腹部查体,当他查完为患者书写病历时,没想到患者竟因此落泪。因为此前这位患者先后看过6位医生,做B超、照X光、抽血化验,没有一位医生伸出手触摸他的身体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患者来医院看病只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他(她)们很在乎医生是不是很重视他(她)——这个人本身。 一次我为一名术后患者进行镇痛泵效果回访时,一位病人曾感触地说道:“我们到医院看病先不说贵不贵,难不难的问题,关键是不管花多少钱,要感觉舒服,感觉物有所值。”的确,也许是我们一句安慰的话,也许是一个微小的动作,一份真诚的态度,就打动了病患的内心......我们只需要为患者多做一点点。也许正是这一点点,让我们服务的对象感觉物有所值,物超所值。 “医者父母心”,中国自古就不缺少悬壶济世的良医,更不缺乏尊医敬医的大众。然而今天,因种种原因,医学人文传统以及西方医学中的仁爱精神似乎渐行渐远了。重拾人文精神,常怀悲悯之心,不仅是医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一环,也是建立医患信任关系的基石。面对生命的迎来送去,什么样的技术与服务才能让患者感受到是有价值的,无疑是值得每个医务工作者思考的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