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2010年11月,一个风轻云淡的午后,滨医附院儿科病房洋溢着温馨与祥和:孩子们的液体基本输完了,暂时放下了对“打针”的恐惧感;几个大一点的患儿凑在一起玩玩具;小一点的宝宝在妈妈怀里看着哥哥姐姐们玩,嘴里咿呀咿呀的哼着别人听不懂的语言、还流着妈妈怎么也擦不完的口水;护士站和治疗室里几名医护理人员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…… “老师,听说要考人事代理了,是真的吗?”方方随口的一句话,顿时让治疗室变得鸦雀无声,大家的眼睛齐刷刷看着她,方方看到大家惊异的眼神,补充了一句“我也是听说的” 。 “同工同酬”这个富有争议的消息果然并非空穴来风,医院的相关文件相继下达,高护士长很快给大家传达了医院的相关文件内容。科室的老师们群情激昂,大家讨论着,计划着:年轻的护理姐妹们盘算着自己还差什么条件;符合条件的老师们在讨论着考试的相关内容、需要复习什么材料。我们科这一次共有四位护士符合报名条件。 高护士长说:“你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们自己,也代表着我们儿科所有的护理人员,这次人事代理考试是机遇也是挑战,是我们向所有人展现儿科水平的平台,这第一炮,你们必须要打响!” 从报名到考试十几天的时间里,大家夜以继日的背书、查资料、练操作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理论和操作考试全科四人无一落榜,100%通过人事代理的考核。 公示那天护士长说:“好,发扬和展现出了我们儿科护理不怕苦、不畏难、敢争先的优良传统,值得嘉奖!” 二 时光匆匆中,绕指渐行,撰写了年轮的变化,也留下了世事的沧桑,医院在发展,从一家普通的教学医院发展成为了今天的黄河三角洲区域医学中心;而我们也在成长,当年的青葱少女,已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。世间有哪一份收获不渗透着辛勤的汗水,哪一点经验不需要通过无数次实践呢?每一个儿科护士的成长之路都没那么简单,谁也逃不掉那“魔鬼式训练”。 在儿科静脉穿刺既是重中之重,也是难中之难,所有新入科护士必须练好留置针穿刺技术,于是在儿科有了上班练、休班练、上夜班白天来科里练、下夜班仍要练的不成文的规定。苦虽苦,累归累,但是在这种魔鬼式训练下,让每一个儿科护士得到了迅速成长。 不知不觉中我们在与医院一起成长,大家性格沉稳了,技术熟练了,同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提高了。一直以来,我们儿科承担了全院穿刺困难患儿的留置针穿刺及采血工作。 三 为了与世界医学发展同步,在医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大力倡导下,伴随着2014年新年的钟声,我院儿科的专科护士培训也徐徐拉开帷幕…… 由于专科护士的选拔都是科里的中青年力量,大多数时候都是白天上班,晚上上课,回家还要做家务,照顾老人和孩子,一天下来,筋疲力尽,但是所有参加儿科专科护士培训的护理人员没有一个人叫苦,没有一个人喊累。充实而又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,历经六个月的时间,我们终于学完了专科护士的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实践操作。接下来又是一轮严格的考试、考核。从不退缩的儿科人,又一次的全员通过! 大家的脸上刚刚洋溢着一丝收获的喜悦,而主任的一句话又让我们稍稍松弛下来的心弦又紧绷了起来:“论文质量不达标,答辩时间延期……” 我们都是从事临床工作数年的临床护士,论文的撰写能力相对较弱,怎么办?我们有些沮丧和不知所措。 “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,论文不合格,就去查文献、收集资料,重新写论文,谁也不是一开始就会写论文的。”高护士长语重心长的说。我们又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查文献、资料,数据的分析、整理的领域里,几个月折腾下来,收获满满,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,第二次交了论文,全部合格,成功进入答辩环节。 2017年那个漫天飞雪的午后,我们从陈主任手中接过红彤彤的专科护士证书。我们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,这证书是我们在儿科护理道路上奋进的又一见证。都说考试通过是一个目标的终结,其实我说那是一种精神的传递,一个习惯的养成。从那以后大家养成了平时翻翻书,有问题查资料的好习惯。 四 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我们的医院又迎来了“三甲复审”,作为医院的一名儿科护理人员,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,我们义不容辞,无论我们是一滴水还是一颗钉,我们都会发挥我们最大的作用,和我们的医院一起努力。 急救技能大练兵,要求全院医护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技能,在儿科,无论是年过五十的护士长还是身怀六甲的孕妈护士都认真、积极的投入到练习中去…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在最后的考核中,全员通过。 6S我们在行动,全科护理人员加班加点,按照“整理、整顿、清洁、清扫、素养、安全”的要求对科室所有物品进行了规整,让整个儿科焕然一新。 医院《应知应会》抽考,全科护理人员认真记忆、积极备考。在每一次的抽考中,儿科护理人员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奋进在儿科护理的大路上,我们秉承艰苦奋斗、攻坚克难、敬业奉献、追求卓越的医院精神,努力让儿科护理队伍充满活力,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,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! |
【大 中 小】【打印】 【繁体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】 | |